阅读历史 |

清末的法师 第1699章(2 / 3)

加入书签

&esp;&esp;……

&esp;&esp;“爹,我可听话了,我一点都不调皮。”

&esp;&esp;“那很好。”

&esp;&esp;“爹,你在本子上记好日期,省的你忘记了。”

&esp;&esp;“没问题。”

&esp;&esp;“爹,多少天了?”

&esp;&esp;“额……五天吧?”

&esp;&esp;“你快记上,明明已经八天了。”

&esp;&esp;“我记得就是五天,那好,我从五天开始记录。”

&esp;&esp;大年初七,赵老大和她爹煲完电话粥后,赵传薪的大哥大又响了。

&esp;&esp;谁能懂,大哥大的铃声居然是机械的。

&esp;&esp;赵传薪每次都要先接电话,止住铃声,然后才会放在耳边。

&esp;&esp;“掌门,印尼的泗水市出事了……”

&esp;&esp;李光宗将事情原原本本告诉赵传薪。

&esp;&esp;“新朝外交总长王宠惠,请求掌门赴泗水保护华侨。”

&esp;&esp;以李光宗对赵传薪的了解,他根本就没考虑过赵传薪是荷兰王夫这件事对赵传薪行动的羁绊影响。

&esp;&esp;而且赵传薪从来也没承认过他是王夫。

&esp;&esp;果然,赵传薪呼吸明显粗重起来。

&esp;&esp;“让王宠惠告诉泗水的华侨,让他们暂时不要折腾,一切等我过去再说。”

&esp;&esp;此时海外侨民影响力巨大。

&esp;&esp;全世界华胞是一家。

&esp;&esp;国家有难,八方来援,那真不是说说而已。

&esp;&esp;当然,众志一番好心,多少用到实际上,又有多少鼓了哪些人的包,那便不得而知。

&esp;&esp;赵传薪大可以放手不管,他没向生活在诸国的华侨讨过一分钱。

&esp;&esp;他不过将心比心。

&esp;&esp;赵传薪回屋,换上了一身战术服,原地传送港岛宅邸。

&esp;&esp;古丽扎尔不在家,赵传薪过去捧着赵老四那张俊脸啃了两口,告诉佣人:“不用等我回来吃饭。”

&esp;&esp;……

&esp;&esp;外交总长王宠惠联系京城,持续给袁慰亭发电,痛陈:事关国体民命,荷兰军警掳掠日甚,民不聊生,事在危急,乞鼎立交涉……

&esp;&esp;依旧没有音信。

&esp;&esp;王宠惠想起鹿岗镇的口头禅,拍桌子骂道:“麻辣个币的。”

&esp;&esp;大家都知道他骂的是谁。

&esp;&esp;王宠惠仰天长叹:“若只是公使间电报往来,案件势必旷日持久,吾海外之民损失大矣!”

&esp;&esp;“总长,玄天宗李掌门那有消息了么?”

&esp;&esp;说曹操曹操就到。

&esp;&esp;李光宗的电报来了。

&esp;&esp;电报上说:至多两日,荷兰当局自当主动联络总长。

&esp;&esp;王宠惠看的眉头大皱:“什么意思?”

&esp;&esp;李光宗思虑周祥,没有按照赵传薪要求,让王宠惠告知泗水侨民暂避锋芒。

&esp;&esp;一来华侨联合会草创,还不成熟。

&esp;&esp;二来泗水恐怕乱成一锅粥了,彼此联络都成难题,人心惶惶之下,谁有那种组织能力让大家躲在家中避难呢?

&esp;&esp;……

&esp;&esp;李光宗想的没错。

&esp;&esp;泗水。

&esp;&esp;黑瘦黑瘦的印尼当地巡捕正在街头转悠,他们见有华人商铺门脸关闭,就冲进去打砸,先抢一通,旋即告知华人老板:“必须开业,不然有你好看。”

&esp;&esp;有倔强坚决不开业的侨民,被当场打个半死。

&esp;&esp;有的铺头慑于淫威开业了,但至少要开半扇门,否则也有军警上门。

&esp;&esp;他们上门,不搜刮一番是不会离开的。

&esp;&esp;如果不给好处,便以莫须有罪名抓捕羁押。

&esp;&esp;泗水衙门内。

&esp;&esp;署长史蒂文森和一干官员喝酒。

&esp;&esp;“狗娘养的赵传薪,居然鼓动女王颁布了醉驾法令,说是醉驾三次就要坐牢一年。”

&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